我闺蜜去年刚从两梯四户的房子搬出来,搬那天抱着我哭:“这三年真是受够了!”问她具体咋回事,她掰着手指头数,每一条都戳中过日子的痛处——
先说那层楼的公共空间,本来连廊是消防通道,结果对门阿姨天天把被单、袜子往栏杆上挂,风一吹全贴在我闺蜜家窗户上,晒的内衣裤都能看清花纹,跟物业反映三次,阿姨理直气壮:“我家没阳台,不让晾难道让衣服烂在屋里?”还有隔壁小伙子,天天把臭球鞋堆在门口,夏天那味能飘到电梯口,我闺蜜早上出门差点踩上他的篮球,差点摔个跟头;更过分的是斜对门的大爷,天天坐在门口抽烟,冬天楼道门关着,烟味往各家串,我闺蜜家孩子有鼻炎,一回家就打喷嚏,跟大爷说过,人家说“这是公共区域,我爱咋咋地”。
然后是电梯,我闺蜜住16楼,早高峰那电梯跟“抢火车票”似的——你刚按完上行键,就看见电梯从20楼往下走,每层都停,等轮到你,里面已经挤得像沙丁鱼罐头。
有次她赶面试,等了15分钟电梯还没上来,急得爬楼梯下去,到小区门口腿都软了,结果还是迟到5分钟, job黄了。
更糟的是电梯偶尔坏一个,剩下那台得扛整栋楼的人,有次里面挤了9个人,一个阿姨拎的鸡蛋碎了,黄汤流了一地,电梯里臭了整整两天,谁进去都得捂鼻子。
还有公摊,我之前陪她买房的时候,销售说“112平大三居”,结果收房时拿尺子量,实际使用面积才83平!连廊、电梯间、楼梯间全算公摊,等于花了29平的钱买了个“不能锁的公共区域”——你想放个快递?
怕被偷;想摆个鞋架?
物业说违规;可物业费、取暖费得按112平交,一年多花小两千,这不冤吗?
户型就更坑了,她住的是中间户,朝北的房间根本晒不到太阳,冬天得开电暖器,衣服晾一周都干不了,凑近还能闻见潮味;餐厅连个窗户都没有,白天吃饭得开灯,炒个辣椒整个屋子都是味,抽油烟机开半小时都散不去;次卧小得可怜,放张1.2米的床就没地方放衣柜,她儿子上小学,写作业得趴在床上,每次看孩子缩在角落写字,她都后悔当初没多花点钱买户型好的。
最闹心的是物业,住的人多,根本顾不过来。
有次她家电闸跳了,给物业打电话,等了两个小时才来人,结果师傅说“这层电闸老化,得全楼业主签字才能修”,硬生生黑了一晚上;还有楼梯间的垃圾,有时候堆两天都没人清,夏天招苍蝇,冬天冻成冰坨,她妈有次踩上去滑了一跤,胳膊肿了半个月,到现在物业都没给个说法。
你说好好的房子,咋住出这么多糟心事?
不是说两梯四户一开始不好,是现在人过日子图个“舒服”——谁愿意天天为公共空间吵架?
谁愿意早高峰等电梯急得跳脚?
谁愿意花冤枉钱买公摊?
谁愿意住暗房?
房子是要住十几年的,总不能凑活一辈子吧?
要是再让我选房,我肯定先问清楚:“公摊多少?电梯够不够用?户型有没有暗室?”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,那些藏在“性价比”背后的糟心,只有住过的人才懂。
山西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